2019年,重慶VR行業和重慶多媒體應該如何發展?
在2019年新春佳節放假前夕,作為重慶vr行業專業公司的重慶博得傳媒回顧了一年中的多媒體工作相關細節。接下來作為自我總結,才能夠看清楚過去都走了哪些彎路。
提到重慶VR公司,行業內外的朋友們第一印象標簽都會是“媒體”,這是重慶所賦予的印記,就連我在開始獨立做重慶VR的事業部時也會想“除了媒體平臺,難道它還會是別的嗎?”
然而,在堅持做了幾年的VR媒體后,我的想法和當初已經截然不同,虛擬現實行業的媒體需求與其他行業大相徑庭。
理想的VR行業
實際的VR行業
以下是我的幾點感觸:
1、VR媒體報道技術雜,行業多
無論一個媒體是TOB方向還是TOC方向,都需要市場有相應的需求才能生存和發展。以我曾經所在的游戲圈來說,TOB媒體的文章是給渠道和業內人看,為的是博取更多渠道資源和資本注意力;TOC媒體則注重游戲曝光下載轉化。
而在VR媒體時代,你本來以為VR媒體的核心內容應該是VR頭顯,但作為人工智能的表層技術,虛擬現實/增強現實/混合現實等相似技術均被歸類為VR媒體的報道范疇,甚至動作捕捉、眼球追蹤、AI技術也需要涉獵。更別說這些技術目前已經應用在了工業、教育、游戲等各行各業,報道這么多的專業領域有誰敢說樣樣精通?太難了。
2、VR媒體投放客戶少
從內容上來說,你很難嚴格區分VR媒體和科技媒體,但是在廣告客戶上倒是很明顯:很少有非VR的廠商對VR媒體感興趣。數碼媒體有手機這個當紅炸子雞(可喜的是今年開始走下坡路了),互聯網媒體有財力雄厚的BAT等主流巨頭撐腰,而VR行業的頭部廠商自己卻還在賠本賺吆喝階段,有點肉不夠媒體們塞牙縫的。
3、VR媒體業務難以規?;l展
前面已經提到了VR媒體涉獵雜的難題,目前,媒體還大多面臨自媒體和資訊平臺的沖擊。傳統的重慶多媒體制作公司薪酬制的激勵無法給予自媒體“做自己老板,為自己干活”的滿足感。在未來,聚合各個領域專精的作者會是全領域覆蓋的資訊平臺,而不是依賴幾個資深編輯作者的媒體品牌。此外,媒體資訊業務有著規模化的瓶頸:一個行業新聞點就那么多,更多的編輯/作者無法帶來更大的邊際效益。
前面是我的觀點和牢騷,VR媒體想要活下去當然是要變通(有新聞理想的除外,這里只談商業邏輯)。
1、媒體流量如果沒有辦法像過去一樣靠品牌廣告變現(因為廣告主越來越看重ROI,這也是當前信息流大行其道的原因),那就拿來做效果類的導流;
2、如果依靠線上媒體廣告(這幾乎是所有互聯網媒體的主要收入)沒有辦法Cover住媒體成本,那就要通過其他業務來彌補。這個其他業務可以是線下會議、市場營銷等圍繞媒體周邊的需求,也可以是完全不相干的業務。
在這里舉出我們做出的案例:
案例一:“變現為王”系列線下會議
新浪VR‘變現為王’2018年終盛典紀實:大咖齊聚共迎行業新未來
如果要我自我表揚一下的話,那么“變現為王”系列會議可以說押對了行業趨勢。2017年,那時VR行業的資本熱還沒有結束,強調變現為主題的會議只此一家。兩年過后,資本退去了,還活著的VR企業都是靠著真本事活下來的,變現對于它們來說更加迫切,整個行業也褪去了浮躁。
在未來,我希望的“變現為王”系列會議的主題會更加明顯,通過線下會議形式聚合行業里最成熟的方案,把它們聚合起來產品化、標準化拿到行業外去,帶著合作伙伴們一同賺錢。成功的案例再拿到臺上和線上宣傳,成為業內一個亮點。
案例二:《馬云鄉村寄宿制學校計劃》VR制作全案
《馬云鄉村寄宿制學校計劃》VR制作手札:35天挑戰VR全案定制
與阿里云基金合作的《馬云鄉村寄宿制學校計劃》可以說是新浪VR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一個重要案例,標志著我們媒體人轉型做重慶影視公司以及VR解決方案水準是過硬的。2019年后,新浪VR會在軟件開發上繼續穩扎穩打,本著媒體該有的客觀謹慎態度做好技術積累。
我們重慶博得傳媒提倡媒體和媒體人之間嘗試本職工作之外的嘗試,原因是作為媒體人來說,一定要識大體看大局,在前進的路上一定要能夠舉一反三,這樣的話,企業的成長才能非??焖佟?/p>